网络团购如今已经成了时尚消费,然而细心的网友发现,其中隐藏着形形色色的“猫腻”:看似辛辛苦苦“砍”下的价格,其实是主持人和商家事先定好的;天花乱坠的价格优惠,其实无法兑现;消费者汇去钱款,望眼欲穿地等待着货物,从此却杳无音信……诱人的网络团购成了美丽的陷阱。法律专家提醒,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、取证难等特点,在网络团购过程中,消费者应该更加谨慎,选择一些知名的团购网站,注意识别虚假的网络信息。 消费者屡被假团购“忽悠” 近年来,团购网站如同井喷一样,层出不穷,团购范围小到图书、软件、玩具、手机,大到家具、家电、建材、房产等无所不包。不仅如此,网络团购还扩展到健康体检、保险、旅游、教育培训及美容、健身、休闲等服务类领域。 “336元的餐券花130元就可以拿下,真是很便宜。”“原价176元的某国际影城套餐现为40元双人套餐,其中包括电影票2张、可乐2杯、爆米花1份、哈根达斯冰激凌球1个。”网络团购活动之所以吸引众多网友的“围观”和亲身参与,就在于优惠的幅度令人咋舌。同样商品,团购网站给出的可能是一二折的优惠,甚至商家买单还额外送消费券等,这样的优惠无疑对消费者产生莫大的诱惑力。然而,在低价的网络团购背后,越来越多的网友发现,其实暗含很多看不见的风险。消费者被假团购“忽悠”的案例也日渐增多。 两个月前,王先生在网上看到一个组织团购低价木地板的帖子。经过电邮一番沟通后,王先生汇去了订金,但是半个月过去,汇款却石沉大海。无独有偶,前不久市民李娇在网上团购,买了高跟鞋。可是款汇去1个多月,买的鞋却一直没有送来。李娇表示,当时这双鞋市场价是500多元,而团购网价格不到100元,她为此怦然心动。网站承诺7到10天可到货,她联系网站客服的一位陈先生,打他手机一直是关机。 一些消费者还遭遇质量严重缩水的情况。前段时间,黄先生和几个朋友结伴,团体订购了一款名牌洁具。按照卖方在网上的销售宣传承诺,这款洁具产品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质量一样,价格则便宜了500多元。当拿到产品后黄先生才发现,货与商场里摆放的样品完全不一样,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质量问题。 此外,退款难、团购活动与实际不符,谎报团购数字等现象,也让消费者对于网络团购顾虑重重。
“相比其他类型的网站,团购网站的门槛非常低。”一家电子商务网站管理人员表示,他所在公司今年3月开办了一个团购网站,一个业务员加一台服务器就投入经营,最后成本算下来仅需2万元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开办团购网站唯一需要的只是ICP备案,不需要太多投入,也不用去工商部门登记注册。 在团购网站上买东西其实就像以往的网上消费一样,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被骗,比如买到了假货或是与商家描述不符的商品,付款后收不到货或是收到了不满意的商品。而目前的团购网站,由于门槛较低、内容雷同、良莠不齐、市场混乱、没有标准,而且一味模仿国外,缺乏创意,因此难免有浑水摸鱼、欺骗消费者的现象出现。 不规范的团购行为在网上不断曝光后,不少网民对待团购的态度也渐趋理性。某网站一项关于“参加家装团购能否获得低价”的调查表明,只有1/3的网友认为“团购肯定比个人去买价格低”,近半数的投票者却选择了“组织者和商家有内幕,价格可能更高”。 专家提醒应谨慎参加团购 铺天盖地的团购信息充斥网络,真假难辨,消费者如何才能擦亮眼睛?
尽管网络团购具备众多优势吸引着网友的眼球,但专家强调,消费者一定要保持冷静。一般来说,团购信息中并不会将详细的优惠幅度明确告知消费者,常规仅使用一些“到店详谈”、“有更大优惠”等较为模糊的字眼。专家重申,参加团购的消费者应提防商家的价格陷阱,价格打折也可能意味着服务打折。 网络团购毕竟只是出于暂时的特定目的,临时组织起来的自发组织。团购者交易成功后就“分散”了,一旦出现售后纠纷,往往难以再组织起来,这就给消费者日后维权带来很多麻烦。为此,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,每件团购产品的发票务必独立开具,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 从本月起,“网店实名制” 开始正式实施,一些网友为此希望,随着相关法规的进一步完善,团购也会逐步完善和规范。有网友提出,市场监督和税务部门应加强监管,给团购网站设立门槛限制,在注册资本和经营场所方面提出明确要求,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。此外,还有网友建议,在网上支付方面应有第三方监管,就像在淘宝上买东西一样,消费者先把钱打到支付宝上,收到货后感到满意再确认付款,同时还可以给出评价,约束商家诚信经营。据了解,目前已经有网站在做搜集信息、管理账户、评价商家的工作,以期在网络团购中引入第三方监管,确保团友的消费安全。 网络团购“六项注意” 一、选择专业团队运营的、规模较大、口碑较好的团购网站。 二、不要被价格和折扣迷惑。团购前要看清网站对商品的细节描述、消费规则、多与网站客服联系、咨询清楚再下单,同时注意保存相关消费凭证。 三、注意商家的知名度和服务能力。团购前可先打电话到商家询问,排除商家不配合、“强制消费”等风险,对于非生活服务类商品,比如红酒、化妆品、服饰等,则应多注意商品的真实性和来源。 四、团购网站需要有人气来烘托,消费者要明辨其中的虚假繁荣和交易数据。 五、面对多家网站的不同服务时,不要盲目跟风下单,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。 六、目前大部分的团购网站都处于低价促销期,还没有能力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服务或商品。因此,团购者应注意团购的本质不是价格低廉,而是品质服务和信任保障。
尼尔森表示,亚太地区的消费者有35%会将每月开支的11%以上用于网购,全球的平均比例仅为27%。 其中,韩国消费者最热衷于网购,该国有59%的消费者会将每月开支的11%以上用于网购,其次是中国,比例约为41%。还有31%的亚洲消费者会将每月开支的6%至10%用于网购。 尼尔森表示:“亚太地区的消费者是全球最热衷网购的买家。” 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相比,亚太地区消费者未来6个月的网购倾向更高,韩国人和中国人最有可能进行网购。该地区的消费者未来6个月最有可能网购的产品包括书籍、服装、饰品和鞋、机票、电子设备和酒店预订。 “科技和互联网很有可能会彻底改变人们购物的方式和地点,以及与零售商的互动方式。我们看到韩国等市场有着很强的趋势,这里有大量的网购群体通过互联网购买杂货、化妆品和营养品等生活必需品。”一位专业人士如此表示。 尼尔森表示,网络上发表的建议对消费者的购物决策有着很重要的影响,例如电子产品、化妆品、汽车、软件和食品领域。 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相比,亚太地区消费者最喜欢分享负面评论。“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以及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的异常活跃表明,如今的品牌已经无处可藏。” 相关链接 全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.4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在北京发布的《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指出,我国网民在家和单位上网的比例继续提升,2010年上半年,有88.4%的网民在家上网,33.2%的网民在单位上网。随着家庭使用电脑上网环境的不断改善,在家使用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继续增加,在网吧上网的比例降至33.6%。 值得关注的是,互联网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,全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.4亿,网上支付、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,均在30%左右,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。 (发布时间:2013-02-20 14:33) |